其實,以房養老的議題不只在台灣,其實在老年化社會的日本更加明顯。所以借鏡日本經驗來推動台灣的政策也是一種方式,當然~站在我自己的立場也是多看看一些不同國家的做法讓自己更了解。

"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日本2055年人口統計預測顯示:
(1). 日本人口將減少近4千萬人
(2). 日本的勞動人口將銳減5成
(3). 老年人口數將達總人口數之4成

日本社會將因此邁入「五人中有兩人」為老年人的「超高齡社會」
2055年時,日本0-14歲以及15-64歲兩個年齡層人口,預估將各減少一半,然而65歲以上人口將從2千5百多萬人,增至3千6百多萬人;惟生育率也從2002年預估的1.39名子女,下修至1.26名。 
另一方面,長時間低利率環境和低迷的股市,加速了國民年金系統財務問題的惡化,在此背景下,促使逆向抵押貸款發展成為替代年金的角色。 "

原文出處:http://www.ndc.gov.tw/News_Content.aspx?n=C90548F2DB23E8B9&sms=AB593F5AE64A02BE&s=2EEEEDE1401EBABD

看完以上人口統計資料實在使人心慌慌....五人中有兩人是老年人的超高齡社會...老年人真的要自立自強了!(再不到二十年...我也是老人了...)

圖片來源:www.chinanews.com

日本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制度發展的原因說明如下: 

一、 具有持續性居住的需求 
  (一) 心理層次需求:老年人如果離開祖先遺留下來的不動產會感到罪惡感。 
  (二) 住宅遷徙困難:2001年日本雖通過提升老年人住宅安全法,且政府開始提供老年人居家的機構性服務,但也是初期發展階段。 

二、 繼續持有需求:老年人不願意將既有的房屋出售,即使這些房屋已無居住需求。 
  (一) 正面經濟原因:老年人預期不動產價格於未來仍會上漲,期待能將不動產轉移給下一代,以減少下一代未來的負擔。 
  (二) 負面經濟原因:於日本泡沫經濟 購買不動產者,因取得價格較高,使得他們想持有至未來不動產價格回升為止。 

三、 不動產占總資產比率甚高:日本2000年60至69歲老年人持有土地及房屋占其總資產約53%,超過70歲以上老年人持有土地及房屋占其總資產約55% ,顯示多數老人資產配置仍以不動產為主,這也是日本因應高齡化社會發展以房養老制度的重要因素。 

------------------以上原因完全與台灣社會背景觀念相同-----------------

日本實施以房養老制度,係由日本武藏野市於1981年導入,由地方自治體、信託銀行以及其他相關市場參與者逐漸形成初步規模。 

日本武藏野模式內容摘述如下: 
一、 適用對象:65歲以上且在武藏野市內居住達1年以上之老年人。 
二、 適用區域:日本武藏野市。 
三、 融資限額:土地融資限額以土地價值的80%以內、建築物融資限額以建築物價值的50%以內。 
四、 融資目的範圍:以老年人所需之家事援助、介護保險、生活費及醫療費等支出範圍為限。 
五、 清償方式:利息及本金於死亡時一併返還。 

日本已是「高齡化」的老人國家,日本為因應人口老年化發展,在過去20多年來推動前開制度中,僅有100餘件申請案,本制度未能於日本順利推行,其主要原因有子女反對、「有土斯有財」根深蒂固觀念、「過於老舊房屋之翻修困難」造成銀行不願意貸款等因素。 

反觀我國自82年起邁入人口老化社會以來,65歲以上老人所占比率持續攀升,97年已達10.4%,預估於106年將增加為14.0%,達到國際慣例及聯合國等國際機構所稱的「高齡社會」,於114年再增加為20.1%,邁入「超高齡社會」 。

在此一趨勢下,如何在既有的社會保險體系外,協助老人充分運用自己的資產養老,作為老年生活保障之補充性措施,值得研議。
日本有土斯有財、不動產移轉給下一代等傳統觀念與我國價值觀相近,其「以房養老」制度推行經驗,足作為我國未來規劃本制度之參考。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以房養老退休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